一、大麥的分類及應用
大麥的分類里面,按稃的有無分為皮大麥(有稃大麥)和裸大麥(無稃大麥)。按子粒生長形態分類,分為二棱大麥、四棱大麥和六棱大麥。按用途,可分為啤酒大麥、飼料大麥和食用大麥(主要是青稞)。從世界范圍來講,約 65%的大麥被用作動物飼料, 約 33%大麥被用于麥芽飲料(如啤酒) 的生產,直接作為食品的大麥僅占 2%左右。
大麥是一種非常優質的飼料原料,與玉米相比,雖然大麥的總能較低,但其粗蛋白質、粗纖維、氨基酸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玉米。近年來,在飼企追求降本背景下,大麥逐漸被用于飼料當中,而用于飼料的大麥一般為皮大麥。
大麥穩定性好、耐儲存、適口性優,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。大麥中的蛋白質、干物質等含量均高于玉米,蘇氨酸、甘氨酸、纈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也高于玉米。大麥中較高的蛋白水平有助于優化動物的日糧結構,可減少豆粕、氨基酸等的添加量。大麥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,如VE 48.0 mg/kg、VB114.1 mg/kg、VB2 14.0 mg/kg、煙酸 87.0 mg/kg 和VB6 19.3 mg/kg。但大麥中粗纖維含量較高,中性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約為玉米的2倍,導致大麥作為單胃動物飼料的飼喂效果較差。大麥中的粗纖維主要存在于麩皮中。
大麥的營養物質消化率低于玉米,飼喂價值約為玉米的 90%,原因為大麥中含有較多的抗營養因子,阻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。大麥中主要的抗營養因子是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(NSP),包括β-葡聚糖4.0%~8.0%、木聚糖 6.6% 和纖維素4.0%~8.0%??扇苄訬SP在動物胃腸道中不僅可以提高食糜黏稠性,降低食糜流動速度,而且能夠吸收大量水分,并吸附離子 (Ca2+、Zn2+和Na+等) 和其他營養物質,形成營養屏障影響代謝,改變腸道菌群結構,最終降低飼料能量。因此,大麥是一種優質的飼料原料,但需要對其含有的抗營養因子進行處理才能提高大麥的飼喂效果。
二、大麥的質控:
1、感官性狀:
a、色澤:淡黃色且一致,這是成熟的標志。微綠色說明大麥不成熟; 灰色、 黑色、 紅色或藍色是微生物(主要是霉菌) 污染的結果; 白色或色澤非常淺, 多是特別硬的粒和玻璃質粒。
b、飽滿度:對于啤酒用大麥,大麥評判優劣關鍵的指標就是飽滿度。對于飼料用大麥,也應關注,不夠飽滿的大麥勢必粗纖維含量高。
c、味道:大麥特有的麥香味道(膨化后得大麥味道更加突出),無霉味等異味異嗅。
d、性狀:整粒大麥為紡錘形,背部表面光滑而不太亮,腹部有褶皺。去芒后外殼仍附著在穎果上。外殼碎片呈三角形,具有突筋即脈,較薄。組織結構粗糙。大麥仁較硬,粉質性較大。
e、雜質:無明顯的麥稈、沙石、雜草種子等大麥以外的物質。
2、理化指標:
a、千粒重:NYT規定了此項指標。對于飼用皮大麥,企業一般選擇容重≥650g/L。
b、霉變粒:≤1.0%。粒面明顯生霉并傷及胚或胚乳或子葉, 無食用價值的顆粒。
C、不完善粒:≤4.0%。應包括未熟粒(籽粒不飽滿,與正常粒顯著不同的顆粒)、蟲蝕粒(被蟲蛀蝕,傷及胚乳的顆粒)、病斑粒(粒面帶有病斑,傷及胚乳的顆粒)、破損粒(壓扁、破碎,傷及胚乳的顆粒)、生芽粒(芽或幼根突破麥殼的顆粒)。
d、雜質:1.5mm 圓孔篩下的物質、無機雜質(泥土、砂石、磚瓦塊及其他無機物質)、有機雜質(無食用價值的大麥粒、異種糧粒及其他有機物質)。
e、其它指標:粗蛋白、水分、粗灰分、粗纖維以及霉菌毒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