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提議:降低豬飼料中粗蛋白質水平的下限值,并增設上限值。并提議在飼料中降低蛋白質含量的同時,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劑來彌補蛋白的下降。
對于在飼料中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劑,不少人會產生疑問:“這樣做會不會引起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和品質問題呢?”對此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:“我們要求降低蛋白之后,添加的氨基酸,還要有動物進行轉換的過程,在動物體內照樣合成蛋白質,因此產品的蛋白質不會降低,是什么樣的肉還是什么樣的肉,是什么樣的奶還是什么樣的奶。”
那么,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為什么會出臺此政策呢?一位飼料行業專家認為,中國飼料中粗蛋白含量過高,為了降低中國的大豆進口,降低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。按照目前推廣的低蛋白日糧技術,蛋白質水品由16%降至14%,可減少豆粕用量近1030萬噸,折合大豆約1370萬噸。